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的《留学大腕百家谈》栏目,今天我们是在北外青少外采基地里面,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北外PASS留学预科主任叶明老师,您好。
首先我想问您一下,这个季节是高考刚刚过后,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如何选择自己的留学路线,成为很多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这方面您能给我们广大的学生一些建议吗?
高考后留学预科成关注焦点 拟补文化差异
叶明:现在正好是高考过后,也就是家长咨询留学最多的时候,这个咨询热点的时间,是有点无奈的,为什么在高考之后才会有大量的留学咨询,可能是因为很多高考学生成绩不太理想,没有考上国内名牌大学或者自己理想的大学,甚至是有一些在国内本科无法被录取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临时做了决定,在国内没有理想大学,我去国外读书。
我们觉得虽然这是很无奈的选择,但是这个时间还是可以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通过一些标准去判断,我的留学路怎么走?我走这条路是通过什么样的机构去做?从前几年来看,以往的留学基本是这种模式,我现在决定要留学了,首先我要找一个留学中介,他可以告诉你,出国需要什么样的资金要求,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成绩,这个时候家长会准备资金,把孩子送到出国留学考试的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冲刺强化,理想的是拿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拿到托福、雅思的分数再去申请大学。
这种方式是比较盲目的,首先对于中介的申请,我这里不做太多评论,我这里讲一下,为什么北外要做预科课程,既然已经比较成熟,大家都在用这种中介加培训机构模式,为什么我们还要做预科。首先是出国留学学生应该做什么准备,仅仅是做申请,把相关的资金材料、背景材料,包括托福、雅思考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了吗?从中国到国外去学习,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语言必须要有的,因为你在中国是讲汉语的,在英国、美国讲英语(论坛)的,语言要有一个最基本的生存和适应国外学术的要求,上大学本科课程、硕士课程要听得懂老师上课,这是第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个不同是中国的教育方式和西方的教学方式是很不同的,中国是以老师为主导,尤其是在大学本科之前的初高中的基础教育,可是说更多是应试,准备中考、高考、会考,老师教学的方式就是把这些各课程教学重点归纳出来,然后让学生去记忆。学生有一定记忆之后,再不断做题、做考卷进行练习,应该说学生更多的状态是被动的学习状态。在国外不同,国外本身是强调学生自主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对一个事情不是老师告诉你他怎么样,而是老师告诉你有一个观点,根据这个观点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把这些看法都给你列出来,根据你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再加上专家的意见,你说说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方式更多是需要学生主动思考,有逻辑性地归纳自己的想法,跟其他的同学进行探讨,最后给老师或者整个班级一个汇报。这是海外的学生方式,海外更注重你的动手、思辨能力,这也是中西方教育不同的地方。在我们预科里面,我们叫做学术的差异。
第三个方面,跟学术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孩子在海外生存和学习又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文化的差异。东西方几千年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整个的文化背景、历史都不同,一个东方人如果到了西方,以东方的为人处事的原则跟别人接触,你会遇到很多困难,在生活中体现在你跟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很离群,大家很孤立你。因为你跟其他人的思维不一样,你一说话就让别的同学觉得非常不礼貌,会有一种fail的感觉。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你跟老师有文化冲突,老师会对你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因为在国外教授的学术信用是非常被看重的,你这个学生最后是课程通过还是不通过,很大程度上是教授、导师他会给你最终的结果,他不像我们是一个考卷,是一个客观的试卷,很多课程是需要你写一个paper来结业的,这个paper是过还是不过,就是导师一句话。
那么有的时候,导师一是看你的课业情况,第二对你的人品各方面也会有一个综合的判断,其实你本身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会让导师觉得这个孩子不可信、不诚实、没有礼貌、没有教养,这样在他最后评分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文化上的差异,不管这些学生在海外的生活还是学习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第三个不同,文化上的因素。
第四个是专业课的内容,因为中国的教育,课程列得比较少,每一门都讲的非常精深,也就是数、理、化、地理、历史、生物,但是每一门课程讲的都非常深,我们高中的课程已经达到了国外大学的课业的难度水平,而在国外的基础教育,他选的范围很广但是每一门讲得不是很深。比如说除了数理化,生物、物理、历史、地理这些基础课程,他还会教商科、心理学等等。在我们中国来说,在大学里面才有可能接触到的比较广泛的课业,在他们的基础的教育阶段,比如说高中就有教授,他是一种选修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比如说这个孩子是学商科的,国外的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对商科的基本概念,已经有过选修,国内的学生可能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所以如果他去国外学习,本身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专业知识再有欠缺,你起步就比别人落后很多。
所以综合考虑来看,一个中国学生出国留学,需要准备的不仅是托福、雅思和做一个大学申请,他需要全面的语言基础,学术是在海外学习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文化是软性的能力,但是对学习结果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还有一个是能让中国的孩子跟国外的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就得有专业的基础知识。这样综合考虑才能说这个孩子真正准备好了。
高中生出国留学人文素养成关注热点
主持人:其实我们北外有一个PASS预科课程,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预科课程主要是做什么项目,为什么要用PASS这个词呢?
叶明:PASS 是我们整个基地名称的缩写,他的全程是Program for Academic success翻译成中文就是学术成功课程,pass这个单词在英文里面有的意思,所以我们想通过在我们这里学习的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海外的学习过程,我们为什么叫做学术成功课程,这跟我们PASS留学预科基地的教学的理念有关,因为整个课程是我们北外的曹文教授主持开发的,当时开发的理念是,我们课程有一个口号,不但能够成功地走出去,走出去还要能够成功。这个项目最终的目的是落脚在成功两个字。所教的课程刚才我已经介绍了,这些孩子出国之前,需要在语言、学术、文化、专业课这些方面有相应的准备。我们预科课程也是围绕这几个方向,我们做了几个模块的课程。
四个核心模块,就是刚才说到,语言、学术、文化、专业课模块,在这四个核心模块之下,还有三个支撑的辅助模块,第一个是导读模块,其实是一个过渡,是从学生高中三年学习过渡到北外的这一年预科,因为我们是针对全国招生的,很多孩子是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到北京,第一次到北外,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虽然文化、语言上差别不大,但是从物理环境、生活习惯还是有一些不同,特别是一些从南方过来的孩子。所以导学模块是让这些新学生熟悉北外,熟悉整个PASS课程体系,要知道他这一年要做什么事情,熟悉老师、熟悉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在北外这一年的学习生活,这是导学模块。
第二个模块是人文素养模块,因为这个模块,除了刚才所说的四个模块之外,我们也发现对于中国学生到海外,还应该有一个自我认同感,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对中国文化不能丢失,如果一个中国人到了海外之后,完全接受西方文化,完全失去自我,他会非常痛苦。因为毕竟出国是到了另外一个文化氛围内,不可能100%融入进去,如果自己的丢失了,海外的文化也不能融入,你是在一个夹层里面,每一边都没有你的位置。所以人文素养模块,我们强调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知,包括作为一个高素质人才的素和素质的培养,最后一个衔接模块是通途模块,这个也是一个过渡模块,跟前面的导学有一点相似,但是这个过渡是由北外一年的预科课程过渡到海外的本科或者硕士的学习,这个模块会介绍你出国之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帮同学订机票,会跟他讲一下当地的法规政策,跟他说一下这个学校怎么走。相当于他刚到国外之后第一步的一些知识,这个是帮助他能够很快适应国外的生活、学习。
所以从课程内容来说,是三个支撑模块加上四个核心模块,构成北外PASS留学预科课程体系。在这个课程体系之内,我们的口号是能够成功走出去,和走出去能够成功,为什么提这个口号呢?因为在做这个课程之前我们做了很多调研,包括提到的培训加中介的方式。一个正规的成熟的中介机构,再加上比较好的英语基础,甚至通过一些培训机构地可以考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托福、雅思成绩,这样如果都做到了,他可以成功地走出去,我去申请一个海外大学,大学录取我了,我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办理了签证,所有的手续都办好,我到美国、英国去入学。这是成功地走出去。
但是后续的情况怎么样?很多家长、孩子没有考虑,很多家长的误区是只要这个孩子出去了,我这个事儿就做成了,他可能没有考虑,第一他在国外这几年的学习怎么样?第二,他学习的结果怎么样?因为你出去毕竟是读一个学历的教育,你能不能拿到一个学位,你有没有学到东西,对你个人能力有没有全面地增长,这些可能是很多家长、孩子没有考虑到,他只在意我能不能出去,出去之后能够读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至于在这个学校读的怎么样,能不能成功毕业,毕业之后你孩子的综合能力能不能帮助他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这些他没有想到,但是我们要替孩子去想。
因为你只是能够入学,这只是一个开始,更艰难的工作是在后面,能够成功地把学业完成,在我们口号里面说到的,走出去以后能够成功,这才是你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按照这种思路,我们设计了我们的课程,因为所有的语言、学术、文化、专业课模块都是为了在海外学习能够成功做准备的,通过我们预科系统学习,肯定申请大学,我们会帮他成功地去做,因为这个对于北外来说,对于整个社会来,对于留学这个事情来说,不是难事,关键是你走出去之后,怎么在海外的学校学习取得成功。这就是我们预科基地所关注的。
预科教育不仅局限语言教育 更注重国际化能力培养
主持人:您刚刚也谈到了,我们这个预科基地和以往的中介的区别,我非常想问一下,我们这个预科和其他的预科教育有什么样的区别,注重培养孩子哪个方面的能力?
叶明:应该这么说,如果作为一个真正的预科教育,应该是像北外PASS这样的预科,预科他的含义,我的感觉最大的意义在于过渡和准备,从中国到英国也好,美国也好,有很多的不同,你需要一个过渡,需要非常系统地课程带领学生进行过渡,第二个准备,按照我们的理念,你走出去要成功,既然要成功,有准备的人才会成功。所以怎么针对你在海外将要遇到的困难来进行准备,这是我们这个预科课程所关注的。所以一个好的预科课程,应该是这两个功能兼备的。
现在我对中国市场的预科,我觉得有点失望,很多预科机构,甚至是很多大学做的预科课程,打着预科的旗号,但是他实际上更多是一个语言培训,因为语言是申请的一个硬条件,没有托福、雅思肯定是出不去的,正因为是这个硬条件,有了这个条件你可以申请出去,至少可以把学生送出去。可能对于很多预科机构,他觉得他的工作就完成了,这涉及到这个预科课程的定位是什么?如果你只定位在我成功把孩子送出去,那么他的关注点肯定就是语言,因为这是送出去唯一的条件,我把语言成绩提高了,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是拆题也好,还是从基础去补英语,提高了再跟一些中介机构合作,就可以送出去。这样的话,以这种办学理念为出发点,他的预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预科,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后续学生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所以真正一个预科就是像我们北外这样,不但考虑如何出去,出去以后怎么样?从这一点来说,家长在判断一个预科的时候,首先要看理念,我觉得很多家长可能觉得提理念是你北外搞英语教学,唱这种高调,但是理念很关键,因为理念决定了你这个项目他的设计是怎样的,也决定他以后的方向和结果是怎么样。所以你要看看预科是什么样的理念。有了理念之后,你要判断这个预科课程针对这个理念做了什么样的设计,如果有了理念,后面是空空地泛谈,后面的课程设计,各方面的教学都不能按照这个理念做一个方向去走,他是偏差的,这个理念是虚假的,所以你要看它的课程,第三你要看他的教师、师资。你的课程设计再好,你的师资达不到你的这些课程也是虚的,这样一步步看来,最后再看实际的情况,他之前有没有做,做了之后,是否按照这个课程做的,是否是这些老师来上课的。他的学生在这样的理念课程和老师的综合作用下,最后的效果怎么样?这可能需要很多侧面的了解。我觉得这一条下来之后,如果在头脑里面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他再去判断,他可以判断哪些预科是真正的预科,哪些是伪预科。
像这些标准判断,可能在理念、课程方面可能有一点虚,因为家长去问每一个机构,如果听了我们这个访谈,或者了解到其他一些成功预科的课程,他可以搬过来,他可以说我的理念也是关注国内,也关注国外,也是两个成功地关注,我的课程也是几个模块都有,那么,老师是实实在在在这儿的,今年3月份我们一个同事,我们一个老师就说,叶主任我们在其他的网站上,看到了我们授课老师的资料,而且是把我们的资料全盘拿了过去,就是我们北外PASS留学预科的这些老师,他的背景、照片全部发到网站上,这些东西,现在在做市场的,市场经济也不能控制,不能说没有这种情况出现。
也有可能他说,我这个老师是怎么样的,也有一个判断方法就是,他说了我有这样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历,他的授课怎么样,家长说,你随便挑一个,比如说张老师是牛津毕业的,说得非常好,那么张老师能不能给我做一个面试,既然是你的老师,我约一个时间,周二或者今天下午给我做一个面试。如果这个老师他都不能提供,我觉得他是有问题的。
第二看这个老师是学什么的,有的老师也出过国,但是他不一定学的是语言,学的管理、工科,这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从老师的角度,家长可以想一些办法,真正去判断,他是否是真实有师资力量,学生也可以看一下学生的案例,如果有可能的话,看有没有在读的学生,可以聊一聊,从侧面多方面了解一下。
所以,我不能说跟某一个预科对比,是相同或者是不同,我只能说,首先从北外的标准,我们认为一个真正的成功的预科是什么样的标准,家长可以拿这个标准去衡量一下,在市场上其他的预科怎么样,我只能说有伪预科和真预科,好和坏这个我不好做判断。
主持人:其实您给我们介绍了,大多数是集中在国内市场上的预科的选择,也有一些家长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海外的预科学校也是面向我们学生进行招生的,是不是海外的学校有一个先天的语言环境,或者优于我们国内的预科市场呢?
叶明:确实是这样的,其实预科的概念也是从海外引进过来的,特别是英联邦的国家,因为只有英联邦的国家,他的课程体系,预科的产生我可以再说一下,之所以有预科,是因为英联邦的教育体制的基础教育和一些国家,如美国、中国的教育是不一样的,他的基础教育,大学本科以前的教育是13年,所以他的大学本科才3年,一共是16年,而中国和美国,包括一些其他的国家,他的基础教育是12年,而本科是4年,相当于这些国家的毕业生如果想去英联邦的国家去读大学本科,少了1年的基础教育。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英联邦国家设立了预科课程,来补助这一年,对于海外来说,他的预科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但是我们要看到,他的预科关注点更多是专业课程,所以到了他的预科课程,他开设了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另外还有一个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国外的预科优势就是他的语言环境。因为你提前那个国家,你直接在那种语言环境下,你被迫天天去接受语言的练习。从这两个角度来说,从语言来说他有更好地环境去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从专业课来说,他开的课比我们国内开的更多,这种预科的弊端是,他忽略了预科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过渡和准备的作用。如果美国的孩子过去还好,因为本身是说英语的,你过去一年之后,了解英国当地的一些习俗,再去学一些专业课,这对于美国的孩子可能很好。
但是中国的孩子不一样了,中国孩子语言是一方面,还有文化上的差异,还有学术上的差异,这种东西,我觉得在西方的预科是没有考虑的,因为西方对这种学术差异是不可理解的,从小学、初中、高中都是这么教学上来的,他觉得这个学术是这样孩子,只要受过教育的孩子都应该有的,他没有想到东西方教学方式会有差异。
第二个问题也是,他觉得文化是不是全世界都是这样的?所以他对文化差异和学术差异是没有概念的,这样的话,他在预科里面也不会专门地关注,或者有一些课程去弥补这种差异。这些孩子去读预科和直接去读本科是没有什么区别,他在文化、学术上有很多差异,而且在外国的预科是没有人对他进行这方面的指导,所以孩子要花很多精力自己去摸索,这种摸索有可能会成功,有可能会失败。所以不可预期的因素太多了,所以说国外的预科可能更适应美国的孩子或者西方教育体制下的孩子,甚至是都是英语国家的学生相互交换更合适,但是对于东方的孩子,特别是中国的孩子,我觉得直接去读国外的预科,在很多方面准备是不充分的,他这一年预科的作用没有起到,有可能他读完了一年预科,可以去本科学习了,但是他有很多方面还是不适应。
我觉得这种东西,是需要由对中西方非常了解的老师和机构,设计一个成体系的课程,有引导性地帮助孩子过渡,所以我觉得这是中西方预科的不同,和为什么选择我们国内的预科的理由,因为他更适合中国的孩子出国去做准备。
主持人:也就是说,国内的预科概括的方面更全了,其中包括学生在文化、生活方面的一些内容,要远远超过国外的。
叶明:他应该是准备地更加全面和充分。
学院派教学法:能力教育高于分数
主持人:其实我们很多家长在选择预科的时候,想要看一下预科教学的方式,这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在教学方面的选择或者是观察,您能够给家长们一些建议吗?
叶明:教学方面是这样的,因为所有的教学最终目的是和教学目标是相关的,我们的预科的课程他的目标就是各个模块学习目标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语言模块,我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最后考一个理想的分数,这个可能就跟北外的预科课程模块,跟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机构的语言培训不太一样了。大家都知道,有一些知名出国留学的培训机构,他更多是考试技巧的传授、训练,说得更直白一点,有很多机构是怎么教你猜题的,很多机构在宣传的时候,在我这里学习可以速成,怎么速成?我告诉你这道题四个选项,不用看题干你就可以猜出哪一个答案正确,或者准确率比较高,或者这个题干多长,这四个选项多长,你可以匹配地去选。
因为题毕竟是人出的,有一定的规律,中国人很聪明,会研究出题人的规律,有的时候是有这种规律的。这是他们的一个教学的方式,他们另外一个教学方式,是进行励志的教育,更多不是在于语言的教学,而是励志,给你灌输出国怎么好,你成功之后,走一个成功之路,怎么拼搏、怎么奋斗。让学生听了之后热血沸腾,有非常大的热情,准备这个出国考试,这个激情是需要的。我觉得这个方面是我们学院派机构需要去学习的,关于励志的教育,这是一些机构做的。
而我们的北外做的是什么,我们是学院派的做法,我们要提高学生的成绩,也要给他一些考试的技巧,怎么去找一些重点关键信息点,再跟题干匹配选答案,是有一些考试技巧,但是不是猜题的技巧,是做题的时候,怎么能够高效地找到答案的技巧。但是我们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基础语言能力的提高,即使你用这种技能多拿了十分,最后你申请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学校。但是实际如果你的水平达不到这个学校语言要求的话,比如说这个学校要求雅思6.0,或者托福80分,是有道理的。你必须要达到这样的英语水平,你才能够接受我们这里的学习,才能够听懂课程,才能够把课程学好,现在你通过技巧把分数提上来了,你的水平是70分,但是你通过技巧提到了80分,你入学了没有问题,但是你的水平跟学校的要求是有差距的。
最后的结果是你跟不上这个课程,所以我们关注的还是学生要有真正的语言能力,这样的话你拿到分数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再一个,你在国外学习才可能成功。所以在语言模块,我们的关注点是真正的语言技能的提高,所以我们在第一学期,不是上来就做托福、雅思的套题,练考试技巧,而是先有几个月基础语言技能的提高,听说读写全方位的。
在学术模块,他的教学目标是让中国的孩子掌握海外学术的方法和能力。比如说快速阅读,比如说你的学术写作,怎么写论文,这种论文和我们在初高中所写的英语作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管是从词的选择上,格式上,各种体制的要求上都是不同的。再一个是你怎么做学术讨论,做这种展示,这对中国学生来说都没有接触过的内容,所以这个模块我们重点也是用英语教学,所有这些都是用英语做的,但是他不是一个英语课程,重点教孩子们学术的能力,所以这一块的课程,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西方的教学模式,开始可能不适应,慢慢地练习,经过一年的反复,你会慢慢适应这种学生的过程,所以这个时候更多是一种方法的传授。比如说你写学术论文,怎么去搜集材料,怎么准备,在格式上、体制上有什么要求,会有一些方法的传授。包括最后的discussion怎么做小组配合,PPT怎么做?演讲的技巧是什么?更多是方法的传授。
第三个文化模块,完全是知识型的课程,告诉学生西方的历史是什么样的,他的文化是什么样的,你怎么去称呼,你怎么跟同学相处,包括物理的空间怎么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保持什么样的空间,这完全是一个知识性的传授。
第四个模块专科课模块,也是知识型的传授,把一些专业的基础词汇,基础的概念给学生。所以说不同的模块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也都会不同。在我们预科来说,不能说整个预科是怎么样一个教学方式,但要说预科里面每一个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教学方式。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提到教学不能不提老师,我们在选择老师的时候,跟我们整个教学目标是匹配的,北外选择预科基地的老师,首先有一个要求,必须要海归,本身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才可以,因为你是在教学生如何适应海外的学习,如果你对海外学习的过程、内容、方式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对于老师的要求必须是海归,要有海外学习的背景。
第二,他的学历至少是硕士以上学历,所学的专业必须是语言学,或者是英语教育相关的专业。因为你作为一个英语教育专业来说,不是说我在海外留学够,刚才我提到过,有一些培训机构说,我的老师是海归的,而且可能是名校的,但是他学的是管理,学的是市场,学的是生物科学,这些老师是有海外的经历,可以告诉你海外的学习是怎么样的。但是他不懂教学,因为教学是一门学问,不是说我是硕士了、博士了,我是海归了就能够教预科课程了,不是这个概念,因为整个教学过程讲理论和实际操作和经验的,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必须学语言学或者是教育学,但是我们的专业课是要有专业背景的比如说你是教商科的,你至少是商科的背景才可以教。
但是我们更多的前面的文化课程、语言课程、学术课程,要求老师必须是海归的语言学或者教学法的硕士以上学历。另外,至少有三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因为经验是很重要的,你学了理论知识,没有实验的经验,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折扣,因为从老师的要求来说,海归、硕士以上学历,教学背景,教学经验,这些都有要求。这些老师有了这些能力,才能在不同的模块,按照不同模块的要求,进行教学,这就是北外的教学方式和我们老师的选择标准。
主持人:今天在我们节目的最后,请您给我们即将准备出国留学或者准备选择预科的学生以及家长一些建议?
叶明:其实最开始我们提到了,为什么高考之后有很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是因为高考之后不得以的一个选择,我觉得这个时候的选择是有点晚的。从各方面的准备来说,有很多东西不是在北外的一年学习能够弥补的,只是说在我们尽最大的可能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对于已经到了高三,再说其他的也没有用,只能是在这个阶段找一个最好的方式走出去,争取能够成功。
对于这样的家长我建议不要太盲目,因为现在市场上这种项目很多,方式也很多,像最开始找中介办的,做预科的也越来越多,家长在选择的时候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标准,要非常清楚的孩子要什么,不是仅仅要孩子出国的面子问题,我孩子出国了,虽然没有读上国内名牌大学,但是我出国了。如果只是以这个目的找相关的办理留学的中介或者是预科机构,会有很多问题。以这种理念去找,这种机构以这种理念办学,会有很多问题,你孩子的出路是需要长期考虑的。对于家长来说,他可能在选择预科课程的时候,以我刚才提的那几个标准,从理念、课程、师资、学生实际教学的效果上做一个综合的判断,多走几个大学、几家机构,比较一下看哪一个大学更适合你?另外出国也不要太盲目,如果你的经济实力达不到也不要勉强做这个事情。
另外还有一些网友观众,本身年纪还小,还在初中、小学,我觉得对于这些家长,可以做更早的规划,因为留学的事情,现在整个大的趋势,不是留学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做,怎么做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从经济全球化来看,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成功地找到工作,或者事业有一番成就的,必须具有国际视野的,有国际背景的人才,才有可能成功。
在中国包括做全球大的跨国公司,更多要到中国来发展,以后我们的孩子比其他国家的孩子有这个优势,但是前提条件你得有这种能力。为什么你要有国际视野呢,都是跨国企业,他的本土是在英国、美国,他的企业文化是有西方的特点的,如果你不了解西方的文化,你就不能融入这个企业的文化,你就不可能在这个企业生存。这个世界是全球化的经济,企业要成功肯定是开拓全球的市场,你想在这个企业成功,肯定必须要适应企业发展的目标,你也需要有全球的视野,如果你连国外都没有去过,对国外的老百姓对某种产品的概念,国外社会的情况都不了解,你是不可能在这个企业做成功的。
所以现在出国不是为了镀个金,确实是要这些孩子有一个留学经历,有国际的视野。既然这种大的趋势不可逆转,肯定要出国走一圈,去看一看,与其到了高三临时再抱佛脚,不如提前做准备。现在越来越多的比预科还少一点,但是比五年之前要多很多国际高中的课程,国际高中的概念,这个孩子从初三毕业我就已经有这种计划要出国留学,从高中开始,他上的课程不是简简单单的国内高中的课程,他是为以后出国做准备的。
首先我觉得这个时间点很好,也有很多家长高中就把孩子送出去的,我觉得这个有点太早,因为初中刚毕业的孩子还未成年,他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成熟,对很多事情没有一个理性地判断,这个时候把他放到一个异域文化差异很大的国家,这个孩子我觉得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包括对他以后正常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是不利的。但是可以在初三毕业的时候做这种准备,这是非常理性、合理的想法,对于这些家长来说,他是有提前规划的远见。这种国际课程,现在在市面上有很多,我大概看了一下,有几类,一类是把国外成熟的课程体系引进来,比如说英国A-level,IB课程,AP课程,让中国的孩子去读,这是一类,第二类是某些国内的高中跟海外的高中合作,毕业之后能够拿到两个高中的毕业证,我国内的高中课程也学,然后再学美国、英国、加拿大的高中课程,最后三年毕业拿两个高中毕业证。
这两种我个人意见是,首先我觉得国际课程引进对中国学生是不合适的,难度太大,A-level的课程不是在英国每一个学生都要读的,很多英国的高中生毕业后根据高中成绩,去申请一个前50的,或者30名以后的中等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学A-level的学生更多是要拼牛津、剑桥,也就是说,在英国的尖子生才去学A-level的课程。这就意味着他的课程难度,不管是语言上的还是内容上来说,都是难的,你想一个英国本土的学生,从小就在英国环境下学习,最后还只是尖子生来学这个A- level,中国的孩子初中之前是接受中式的教育,我不知道他初三毕业英语水平能够达到什么水平?这样的孩子去读英国顶尖学生才能读的A-level,这样的风险很大。因为你读A-level,最后是以A-level成绩去申请的,他不会因为你是国际学生而降低标准,比如说我申请剑桥要求两个A一个B,或者三个都是A,最后学生考的成绩也许能够拿到C或者D,甚至拿不到成绩,你怎么去申请。我觉得从中国孩子英语水平的情况是有问题的,这是引进国际课程的国际班。
还有一个是拿两个高中毕业证的国际班,我觉得这个实际操作也会困难,拿两个毕业证,首先你拿中国毕业证你要通过中国会考,中国的高中课程你要学,而且难度要达到中国会考的要求。你拿国外的毕业证,一个正规的国外高中给你发毕业证的前提是什么?你修满他三年所有的学分,也就是说,一个中国孩子要在三年内读六年的课程,中国三年和国外三年的高中课程,这个量大家可以想想我没有可能。
我没有去开设这些课程项目的高中去了解,我不知道这些高中怎么运作,到了三年之后,我觉得都会有一定的问题。去年,在我们预科班的一个学生,就是北京某知名培训机构办的国际机构的学生,最后他没有任何成绩,也没有毕业证。这样的话,首先这一年我们花了很大的工夫,他要做很多准备。
我们北外这边也开设了一些国际高中,这个国际高中的课程是基于北外PASS课程体系的,整个高中的理念跟我们PASS预科留学基地的理念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把一年强化压缩的课程,延展到三年,从高一开始做准备。为什么我们觉得这一年不够呢?一是课程上会非常紧张,第二有一些软的素质,我们在这一年是没有办法提高的,因为海外大学申请的时候是看中你的综合能力,除了我说的学术、各方面的能力之外,你在高中这几年有没有参加社会活动,有没有社会实践,有没有什么特长,特别是一些中国风元素的特长,因为海外大学是要求国际化和多元化,如果这些软的优势准备的充分,你可以拿到一个更好学校的offer,或者是你有更多的机会在海外就读,但是在北外这一年我不可能改变他三年的活动。如果这个孩子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他就是在踏踏实实准备高考,那到了我这儿我只能说在成绩上、语言上、文化上、学术上给他一个提高,但是之前的活动我没有办法给他做假,但是如果做国际高中,我从高一开始,做这方面的设计了,那么这三年的课程体系,除了学术上的课程设计以外,我还有另外一条线,在我们一年预科的人文素养的模块,我把这个模块会做的更加丰富,什么时间去工厂、公司,一些政府机构去实习,什么时间去敬老院,什么时间去做社会实践,什么时间去海外留学,因为这个经历对你的以后的签证申请也非常有帮助,这三年我会设计的非常从容,这样让学生会有更充分的准备。
如果一些家长有这个远见,从初中开始给孩子设计留学之路,我觉得他要考虑让孩子读这种国际班,如果在当地没有国际班,至少在孩子软实力方面做相关的设计和准备,如果这些软的准备好了以后,到了最后一年,高三或者高二会考结束以后,你铁定心出国,可以不参加高考,通过会考拿到毕业证,你就可以找到像我们这种预科课程,再进行一点强化。
这样你就很全面了,软的实力有了准备,硬的条件也达到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家长来说,我建议是更早的做规划,不管当地有没有国际高中,如果有去选择一所合适的,确实能够帮助学生做相关准备的国际高中;如果没有做一些规划,在各方面语言上要比其他同学花更多精力,去背单词,记语法,练听力,在软性的准备上让孩子更多参与社会活动,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特长,有机会看看国外的大学怎么样,做游学的活动,有一个出国的经历,在你护照上有这样一个记录,以后申请签证都会有跟大的帮助,这样到了高三再做冲刺准备会充分一些,但是如果到了高三,去找一个更适合孩子的预科课程来读,这样的话,不管哪个时间结点做一些事情,都是有可能做好的,就看家长在什么时间去做这方面的考虑。
主持人:非常感谢叶老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