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轩
离开校园整整四年之后,再一次重回象牙塔,看着小荷塘边晨读的女学生,穿梭于小路间自行车上翩翩的白衣少年,心情竟有些小小的激动。走过高翻楼的一瞬间,才想起当年也曾梦想过同传。伫立在图书馆外,忍不住拍一张游客照片。这里是北外,是八年前我曾向往却错失的地方,而如今,我终于成为了BFSU的一员。
07年我高考,考试之后要估分填志愿,当时估了615分。家里人商议后决定听从舅舅的建议,首先要到北京,其次学习语言专业比较适合女孩子。爸爸妈妈到高考招生会上咨询,并没有带我去。到了北外的展台,爸爸问负责招生的老师,“我女儿估了615分,可以报北外吗?”老师说,“想报北外,最低也得620.” 爸爸心里有些沮丧,因为一直让他引以为傲的女儿,好像轻易就被否定了一样。后来为了稳妥,报了北京语言大学,也就是我的母校。成绩出来后,我考了616分。而那一年,北外在黑龙江的分数线是601分。 这件事后来爸爸几次提起,其实我知道他并不是埋怨那位招生办的老师,而是为没有帮我报一个更好的学校而深深遗憾。
遗憾肯定是有的,哪一个学语言的人不想进北外这所殿堂。然而后来我也是阿Q地想,北外这样人才济济的地方,想成为校团委组织部部长,想取得交换生去国外学习的机会也是很难的吧,北语虽小,却给我了更多的机会。想来也没有什么遗憾可言。大学毕业那年,有几位同学立志要考北外高翻的研究生,那时的自己其实心里还是默默羡慕和佩服他们的,但后来还是选择了工作。两年前,机缘巧合换工作,来到了北外青少英语。其实看到北外两个字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一定要来,不为什么,只为曾有一个北外梦。
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样一个机缘,让我有机会真正走进了北外,这座语言类专业的最高学府。当听说北外在职研招生的消息时,心里着实激动了一番,时间合适,又能跟要好的同事们一同上学,未曾多想就决定了,爸爸妈妈更是格外支持。报名之后又考试,心里还略有些忐忑,感觉离开学校太久,怕自己的“老本儿”都还给了老师。接到录取通知短信的那一刻,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朋友圈里赶快发出来“炫耀”:感谢北外,我要上学啦!
说实话,当初选择在职研还曾抱着一点侥幸心里,觉得课程不会太难,差不多也就够过得去了。然而开学第一周就被四门作业吓了一跳,开始担心后面的学习该怎么应对。开学时正是单位最忙碌的时候,我既要上课,又要做管理,毕竟经验不足,有些时候还是会很焦虑。再加上每周作业追赶,越是周末最忙的时候越是着急交作业,每一个周六24点的夜里,都有我电脑的光亮和家人的鼾声陪我度过。但正是在这一个又一个夜里,坚定了我坚持下去不断学习的决心。
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张莲教授和杨鲁新教授。是她们带领我走进了学术的大门,让我心生向往;是她们让我明白“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是她们让我懂得一个优秀的老师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理解学生的心,孩子们最需要的是来自老师的温暖与关怀。
如今,一个学期的课程已经结束,看着平台上自己每一次的作业成绩,心中不禁有些感慨,虽然辛苦,但努力终有回报。有一首歌,再适合此时的心境不过:“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BFSU,这是我不曾忘记过的梦想,这更是我梦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