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1-10-24 14:26   来源:
关键词: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文明的整合与知识的全球传播使中国高等教育面临重视人的价值,有效开发和培养人的全面能力的挑战,为适应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也为不断提升良好学术氛围,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建构人文精神,其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特别是深化对教育的双重价值及人文社会科学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人文精神;工具价值;内在价值;人文社会科学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的全球整合和知识体系的全球传播是其重要特征,这使得未来世界和中国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具有跨文化交往能力的人才成为未来国际市场的需要。教育受到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扩大知识资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要面向一个完整的人(educationforoneman)。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在顺应国际化、民主化、大众化等潮流的同时,提出了建构人文精神的要求。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与人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科学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因此加强人文教育的一大趋势,即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应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课程上应扩充人文社会科学内容。

一、建构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1、建构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是培养全面人才的必要要求。

  17世纪初,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教育一直在探讨着如何使人“成为人”的问题,世界的发展,使教育的目标从使人“成为人”延伸为使人“成为更全面的人”。

  中国正在为加入WTO之后参与国际竞争作准备,WTO作为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贸易组织,它推行全球化贸易,其实质是创新知识的传播,是文化的交流。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不仅要求科学技术的创新,更要求用人的创造性思维来解决新问题。人的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显示出超越物质资源的巨大力量,所以未来的中国或世界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高效的工作能力,而且需要具有对人类社会及未来的关怀意识,需要具有顽强的意志力、丰富的感染力及创造性。社会的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缺一不可,人类教育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单纯的科学教育和单纯的人文教育一样,都会造成理智的扭曲。自然科学告诉人们“是什么”,人文科学告诉人们“该如何”;自然科学提供了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技术手段,教导人们求真,人文社会科学则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教育人们求善求美。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与价值的统一,重在对人的精神的塑造与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育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的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和接受,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的基本途径”,“正确的人文社会科学熏陶出来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凝聚而成的理论、信念,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社会就等于没有‘主心骨’,工作也就失去了‘生命线’”。显然,这是对人文精神价值的精辟概括。

  2、建构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不单纯是经济的发展,而应是经济、社会、人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仅看作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增长的传统发展已遭摈弃,因为全球化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人类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不是单靠科学技术就能解决的,因此打破学科界限发展跨学科合作、展边缘学科、共享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社会对科学研究提出的必然要求。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既要完成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又要实现从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迈进的历史使命,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以待研究的社会新现象,诸如西部开发、入世、城镇贫困问题,社会保障、生态失衡、家庭功能弱化、信息革命等,这都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合作交流来解决,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形成的文化困惑更需要通过人文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走出困境。在加拿大,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教育决策者也指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以满足国人的近期长远需要,进而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帮助国家提高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质量。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艾伦(C.Allen)用成本效益法获得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并不低,“投资回报率较高的是社会科学和教育,分别为9%和10.2%,其后是工程学和人文科学,分别为7.99%和7.8%,最后是自然科学,为7.4%”。

  3、建构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是建立良好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的必然要求。

  大学与学术是一个相融的整体,浓郁的学术氛围是高等教育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标志。学术氛围往往是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之中产生的,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的争论会激活智慧,启迪思想,产生灵感,实现理论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也证明,拓宽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和跨学科学习,扩大交流,使学生在广泛而迅速地接触各门知识的基础上专门化,是浓厚学术氛围的重要条件。

  我国高等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科学文化学习、传授的规律性东西不够重视,传统的“二元思维”使人们习惯于把一切学科类别与专业划分为“文”、“理”两个大类,建国后这两大类的比例,一向是“理科”偏高,“文科”偏低,两类学科之间缺少正常的联系和交流,学校的某些规章制度还成为了学生兼学其他学科知识的障碍。现在许多大专院校仍然是文、理分课,隔科如隔山,使学生知识面越来越窄。大学生除特别重视外语、计算机及本专业课程外,对其他领域的求知欲淡薄,更谈不上对文史基本知识的重视。我们培养的理工科大学生不仅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水平浅薄,文科学生综合人文素质也不高,艺术类的学生不了解文学,社会系的学生不知道经济学,政治系学生缺乏历史、美学知识等等这些都是普遍的问题。

  因此改变现有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势在必行,这是建立良好学术氛围的重要条件,唯有消除文理科之间的界限,把教育部关于“厚基础、宽专业”的方针落到实处,并真正做到像重视自然科学那样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共享理论与方法,活跃学术思想,整合多方面知识,,改变相互隔绝、孤立研究的“小作坊式”方式,这样才能产生真正意义的新的学术成就!

二、重新认识中国高等教育的两个问题

  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建构人文精神的要求,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有关教育观念的转变,我认为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有两个问题首先应予以重新认识。

  1、关于教育双重价值问题

  关于教育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争论困扰过许多人,如今依然困扰着中国的高等教育。

  在现代化的语境中,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要取得“后发优势”,迫切需要融入世界体系,追赶先进发达国家。在谋求发展的进程中,经济上的发展是重中之重,而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振兴国家与民族的武器的工具价值得到了明确的认识与肯定。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会裹挟着浓重的市场功利意识渗透进社会生活其他影响,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中其工具价值日益彰显。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面向市场的意识不断加强,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结果,然而有不少人却据此对教育使命界定是功利主义的,提出高等教育只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体现了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性。从我国目前的教育观念来看,适应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已体现得淋漓尽致,教育观念从本质上看已向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趋同,“适应”社会成为教育观念的指导思想,人们普遍认同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工具”。

  诚然,教育是应当关心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服务经济增长是推进教育发展的唯一动力。当克服工具理性的短视,在更广阔的事业中审视高等教育时,教育者应该承认,“教育的使命是由对我们希望我们的儿童所继承的那个世界的连贯的想象多限定的,是由对学生为应付并活跃其中的那个新世界所需要的价值观念的想象所限定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的命题,反对把某种外在的目的强加于教育,在他看来,教育是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是儿童的生活和生长,生活、生长以及经验的改造本身即构成了教育的目的。只有这样将目的融入教育过程中,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生长。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功能,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的需要,而且更要适应文化需要,教育要培养的人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承载者,教育应使未来公民的一生“不仅成为工作的一生,而且成为有价值的一生”。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认为,教育的最高价值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实现,是培养人的主题价值。

  因此,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是要最终同意的,一个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社会化程度极高的人。教育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内在价值,认识到教育的内在价值能使教育者不受制于社会的局部和短暂的利益,而能站在更广阔的人类利益上来深刻认识自己的使命。

  2、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与地位的认识问题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划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需要出现的,是学科的划分,而不是实践的划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被比作“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它们是人类科学体系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本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现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界重理轻文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是社会上,而且在教育界能够明确认识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它发挥的作用并如何发挥其作用,它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的人也不多,更有人把人文社会科学仅看作一种意识形态,甚至认为是可有可无的。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方面在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实践中的作用方式不同。自然科学经过由基础理论向应用研究的转化,其成果可物化和体现在技术当中,并经新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显性与直观的影响,而人文社会科学发生作用的方式相对间接与隐性,主要起着支撑、引导与保证作用,容易被人们忽视,一旦人们急功近利,只接受以工具理性为标准的价值判断,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忽视就不可避免。另一方面,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其成熟程度远不及自然科学,用美国社会学家的话说,许多社会科学“尚未出现自己的开普勒,更不要说自己的牛顿了”,这也使得人文社会科学容易被轻视。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地位的失落有多方面的体现,如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院士制至今未实行,中国综合性大学的校长绝大部分是理工科出身,在高校中用自然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估体系来套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已成为通用的方式,科研经费的投入优先考虑理工学科,再兼顾考虑人文社会学科,等等。

  我国正面临着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国际人才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人文学科承担着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因此,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人文社会科学,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人文社会科学。只有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研究的投入,才能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并真正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

  显然,这里存在着一个悖论,不建构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更新教育观念就不易实现,人文科学的地位也就难以实质性地得到提升,而教育观念不及时更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又难以真正体现。但时代总是向前发展的,中国已被推到全球化的进程中,知识时代和信息时代对变革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必将使中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建构中国高等教育人文精神的不可抗拒性,从而进一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加速人文科学的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提供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的学生,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合学位证书。与之相对的“非学历教育”是指各种培训、进修,完成学业后,由培训部门颁发相应结业证书。“学历教育”的含金量高。)
   提供远程教育:遥距教育(Distance education),又称远距教学、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
  提供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的特点;主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学历提升,专业进修及普通教育后的教育进阶。这个阶段的教育从年龄上讲大多数已步入成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院长信箱: yzxx@beiwaionline.com      合作信箱: hezuo@beiwaionline.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3/13 15: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