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学生一份色香味美的牛肉—小议“问题导学”的语文教学模式
在众多的食肉之中,牛肉是人们最衷爱的。它富有人体所需的各种元素如蛋白质、血质铁、维生素、锌、磷及多种氨基酸。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如果把牛肉的蛋白质、血质铁、维生素、锌、磷等元素从中分离出来,按最科学的比例,一样一样地让人品尝,我想,那绝对是令人无法忍受的。牛肉之所以为牛肉,不是因为它含有这些人类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是因为它是这些营养元素的有机组合。所以,对享用牛肉的人来说,牛肉就是牛肉,而没有想过吃它里蛋白质、维生素;对烹制牛肉的厨师来说,想得是如何把牛肉做得色香味美,而不是考虑让食客先吃蛋白质,还是先吃维生素……如果把文章比作牛肉,那我们语文课本选得文章就是一盘盘已经烹制好的色香味美的牛肉,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如何让学生享用这盘色香味美的牛肉。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只是是是用白盘子还是用花盘子来把这盘牛肉给学生呈上去,而非把“牛肉”肢解成蛋白质、维生素,亦惑是更彻底地分解成氢、氧、氮……等元素让学生直接吸收……但可惜的是,现在的语文教学恰恰是后者。一篇课文,教学的程序大致如此: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品读感悟。当然单看这三个层层递进的步骤还是无懈可击的,但关键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三个步骤都会被所谓的问题导学所钳制,也就是说,每一个步骤老师都会设计一定的问题,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其实就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所以,总起来说,现的语文教学就是“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有人甚至把这种教学称之为“问题导学”模式。最近刚听了一节六年级语文《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讲的是十二岁的鲁本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不辞辛苦为母亲准备一件母亲节礼物的故事,表达了鲁本对母亲诚挚的爱。课文学习大致分五部分。一是字词认读:自读课文,看课文中有多少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认读。二是感悟课文:1)这五美元的礼物是什么?2)是谁送给谁的礼物?3)为什么要送这个礼物?三是重点突破:1)鲁本是怎样为母亲准备礼物的?提示:先找出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再找出叙述事件的句子。四是品评人物:1)鲁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五是拓展交流:用几句话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实事求是地说,用当下流行的语文教学模式来套评,这节课还是非常成功的。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一会儿“读”课文,一会儿交流、讨论、探究,整堂课的气氛还是相当地热烈的,无论从最基础的字词把握,还是到课文内容的解读分析都是相当地到位。但是,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心中总是隐约觉得那个地方不太对劲?记得笔者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时,是带着对题目的疑惑一口气读完的,当读到:“母亲小心地打开包装。一个蓝色天鹅绒的首饰盒映入眼帘。她打开盒盖,顿时泪水模糊了双眼。
在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色耀眼的字:Mother。
那是1946年的母亲节!”时,笔者的胸中有一股热气升腾起来,两眼有些模糊,好像有热乎乎的液体从中流了出来……后来每次看到这个地方时,也总是心中升起一股热意……而纵观上面的整堂课教学,学生一直在问题的引领下,又是查,又是找,一直处于对问题回答的亢奋之中,但课文中所包含的“爱”却只是浮浅地、轻飘地流过学生的口与笔,即使老师在引领学生把重点语句让学生反复朗读的时候,学生的声音也是没有任何感情地“纯之又纯”……与笔者读此文感受为什么不同?反思其中,笔者是一口气读下来的,读得是整篇文章,吃到的是一份色味俱佳的牛肉,而学生学到的只是被“问题之刀”肢解后的文章,吃到的是氢,是氧,是氮,虽然成分不缺,但色味却没了!因此,笔者觉得“牛肉特香”,被感动了,而学生们只是感觉到这只不过是文字的一种组合,吞咽下去,毫无感觉……凡叙事类的文章,都是要表达一定的感情的,正因为表达了一定的感情,文章才有了价值,才会有人去读,读过之后只有体会了章的情感,被感动了,也才体现了阅读的价值……而要实现文章和阅读的二元价值的统一,文章是非整体阅读不可的,万万不可对其进行分割,否则,支离破碎的文章就如被分解的无味牛肉,使人倒了胃口,让人很难以阅读(这恐怕也是现代学生不爱阅读的原因之一);即使勉强“读”下去,也只会是断章取义,误解原文的主旨,更难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当下语文的“问题导学”模式真是值得商榷。还有,“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学生,只会回答问题,而不会读文章。笔者曾“测试”过不少的学生,让他们阅读一篇文章,然后随便发表看法,学生竟说:“老师,你要我们说什么呢?”“随便!”“那总得有个问题吧?没有问题,从哪儿说起呢?”你要“随便”说说,同学们便无所适从,没有问题,他们便觉得没有了“说”的方向……周国平先在《如果我是语文老师》中说,“我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分析某一篇范文的所谓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据我所知,我的文章常被用作这样的范文,让学生们受够了折磨。因此,如果让笔者教课文,我会按照周先生所说,给学生上一盘色香俱佳的“牛肉”,让学生反复品尝,直到“品尝”出点什么来?然后让相互交流,最后把“品尝”到的“滋味”写出来,完事!
附:《为了五美元的礼物》及周国平先生的《如果我是语文老师》为了五美元的礼物那是1945年,十二岁的鲁本在一家商店橱窗前看到一件东西,一件令他心动的东西。那上面清楚地标着价格:五美元。五美元,这对小鲁本来说,可是一大笔钱。它足够全家人一星期买日用品的开支了。
他不敢向父亲要。全家就靠父亲捕鱼来维持生计。母亲也整天在为她五个孩子的衣食操劳着。
尽管如此,他还是穿着用面粉袋改做的衬衫和洗得发白的裤子,推开商店的门走了进去。他笔直地站着,告诉店主他想要的东西,并恳切地说:“我现在还没有足够的钱,您能为我预留一些日子吗?”
“我尽量吧,”店主微笑着,“保留一段时间――估计没问题。”
鲁本感激地用手碰了碰他的破帽子,然后离开了店门。他大踏步地走在大街上。他的心中升腾起一个愿望:一定要筹足五美元,并且不让任何人知道。
鲁本听到了小街传来的铁锤声,心里忽然有了主意。他顺着声音跑过去,来到了一处建筑工地前。那里常有被工人遗弃的装钉子的麻袋。鲁本知道锯木厂回收这种麻袋,每个五美分。
那天,他找到了两个麻袋,拿到锯木厂,换回了两个五美分的硬币(bì)。鲁本紧紧地攥(zuàn)着这两个硬币,一路小跑回到家。他家的房子旁有一个旧谷仓,那里养着山羊和小鸡。在谷仓里,鲁本找到了一个生锈的小铁罐。他虔诚地把两枚硬币放在里面,然后爬上谷仓的楼板,把钱罐藏在草垛里。
晚饭时分,鲁本跨进家门,父亲正坐在饭桌旁摆弄他的渔网,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开饭。
母亲的家务事似乎永远也做不完。日复一日,她总是在那破旧的缝纫(rèn)机上缝缝补补,在那低矮的厨房做菜、烤面包,在自己开辟的小菜园里松土、浇水,还要挤羊奶,在搓衣板上搓洗全家人那带有泥巴的衣裳。可母亲分明是快乐的!她对生活没有特别大的奢(shē)望――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
每天放学,做完家务事后,鲁本就在小镇的建筑工地上搜寻麻袋。转眼夏季来临,学校就要放假了,鲁本心里比谁都高兴。因为,他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
整整一个夏季,鲁本除了做家务事――锄草、砍柴、挑水、浇水之外,始终没有忘记他心中的那个秘密使命。
时间过得真快,学校开学了,树叶纷纷落下,风也变得寒冷起来。鲁本走在街头,仍旧努力地寻找着对他来说无异于珍宝的麻袋。每当他感到又冷又累又饿的时候,是橱窗的里的那件东西,是那个心中珍藏的美好愿望支撑着他!
有时候回家晚了,母亲总会关切地问:“鲁本,上哪儿啦?我们等你吃饭呢。”
“玩儿去了,妈妈,对不起!”
这时候,鲁本总会看见母亲无奈地盯着他的脸,然后摇摇头――她肯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贪玩儿了!但是鲁本不想说出事情的真相。
明媚的春天终于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派生机。鲁本的精神也随着高昂起来。是时候了!他飞快地跑到谷仓,爬上草垛,打开铁罐,倒出所有的硬币,开始埋头清点起来。
数了一遍,又数了一遍。糟糕!还差二十美分。他明白,在天黑之前,必须再找到四个麻袋。他收起铁罐,毫不犹豫地跑出了家门。
当锯木厂厂房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的时候,鲁本拿着四个麻袋,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工厂门口。收麻袋的工人收拾好了工具,正准备关门呢!
“先生!先生!请不要关门。”
那工人闻声转过身来,看到了浑身脏兮兮、汗涔(cén)涔的小鲁本。
“明天再来吧,孩子!”
“求您了!先生。我现在就想卖给您!”工人听出了鲁本声音里的哭腔,看到了他眼中的泪光。
“你为什么这么急需这点儿钱呢?”
“这是秘密!”
那人收下了四个麻袋,伸进口袋掏出四个硬币放在鲁本的手心里。鲁本说了声“谢谢”,飞跑着回了家。然后,他把钱罐紧紧地抱在胸前,向商店跑去。
“我的钱够了!”一进店门,他就一字一顿地对店主说。
店主走向橱窗,为他拿来那梦寐(mèi)以求的东西,用纸包好,放在鲁本手中。
鲁本兴奋得一路小跑回家。闯进家门,母亲正在厨房擦炉子,“看!妈妈,看!”鲁本欢快地叫着,跳到母亲身旁,把用纸包着的小盒子,郑重地放在母亲那因日夜操劳而变得粗糙的手上。
母亲小心地打开包装。一个蓝色天鹅绒的首饰盒映入眼帘。她打开盒盖,顿时泪水模糊了双眼。
在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色耀眼的字:Mother。
那是1946年的母亲节!
母亲从未收到过这样的礼物。除了结婚戒指外,她没有什么装饰品。看着这可爱的礼物,母亲的嘴唇轻轻地颤动着。但是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一把将儿子揽(lǎn)入自己的怀里!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文/周国平原文载《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2期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我会怎么教学生?
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
那么,答案就有了。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所谓多,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比如说每个学期至少读三本好书。我也许会开一个推荐书目,但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兴趣尽可五花八门,趣味一定要正,在这方面我会做一些引导。我还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形式不拘,可以是读后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录书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鼓励学生写日记。写日记第一贵在坚持,养成习惯;第二贵在真实,有内容。写日记既能坚持又写得有内容,即已证明这个学生在写作上既有兴趣又有能力,我会保证给予优秀的语文成绩。
我主要就抓这两件事。所谓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当然要让学生写作文,不过,我会采取不命题为主的方式,学生可以把自己满意的某一篇读书笔记或日记交上来,作为课堂作文。总之,我要让学生知道,上我的语文课,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
我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分析某一篇范文的所谓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据我所知,我的文章常被用作这样的范文,让学生们受够了折磨。有一回,一个中学生拿了这样一份卷子来考我,是我写的《面对苦难》。对于所列的许多测试题,我真不知该如何解答,只好蒙,她对照标准答案批改,结果几乎不及格。由此可见,这种有所谓标准答案的测试方式是多么荒谬。
评论阅读40收藏前一篇:给教育一个合格的标尺后一篇:花摘下来会枯萎―闲议语文教学的“关键词捕捉”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