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课堂要学会“慢节奏”
事例简描:
新学期刚刚开始,教英才班张老师就心事重重地找到我,他说,在军训期间搞了一个小测试,将今年三个省的中考题组合了一下,拼装成一套,给他的两个班的学生做了一下,结果令他很吃惊,也很疑惑。两个班的学生百余人,90分以上只有两个人,七八十分的有二十余人,五六十分的四十余人,三四十分的二十余人,好有几位二十分以下,简直不可思议。
他带着困惑来找我,问我:怎么奥班的学生居然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我给他的回答是:这个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试题都是老师认为好的才选上,难度可能稍大些。学生成绩出现分化,我想主要原因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把知识学懂,没有能够运用自如。目前初中的教学大抵都是三年内容两年突击完,生吞活剥,好多都是夹生饭;然后靠初三的高强度训练弥补,使学生成为应试的机器,其实有好些学生根本不清晰那些源知识(课本的基础知识),只是盲目的模仿套作,短期提升,考过后,或者是稍稍变形,就不知所云了。而那几个稍高一点分数的应该是真的理解了那些知识,并能熟练使用。
恰好,我在转晚自习时,刚从高三毕业班下来的某老师对我说,现在的新课程编排太松散,第一章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与第二节时间和位移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可以完成。
我给其建议:还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按三课时来设计,要注意新课教学需“缓”崇“慢”。
事例启示:
我们的“慢节奏”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组织好课堂的教学流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让课堂行进似文火炖肉,使课堂的“色香味”都能自然的渗透进学生的心智中;而非疾风暴雨,雨过只是地皮湿,学生在课堂上说活动只是无源之水,无渔之鱼,无花之果。
课堂的“慢”源于老师对课本资源的扩充。我们要真正理解“书本是科学的世界”和“世界是科学的书本”的内涵,不要刻意抓取浓缩文本精要,要学会“扩写”而非“缩写”,尤其是新课程的教学,要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直接接触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和发展学习内容。
课堂的“慢”源于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其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恰切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溶于其中,自觉的探究,体验其中的曲折与乐趣,体验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精神,我们的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
课堂的“慢”源于教师的等待。教师要学会延时判断,学会倾听,学会放手,给孩子们足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们在过程中完成三维目标的要求,在过程中不仅完成了知识和方法的传递,更是思想和精神的浸染、心灵的唤醒。这样的课远离的传统的中“公式+习题”的枯燥范式,规律和公式让他们自己探究出,如加速度、质量与外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让他们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与自然界对话的钥匙――实验和理性思维,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其迷人的魅力。
我们的课堂是“传授知识”的节奏放慢了,不再是机械灌输;而是创设情景,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让我们的课堂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符合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让孩子们真正的具有真才实学,使我们的教育如费恩曼所说:我们的责任是给未来的人们一双没有束缚的、自由的手。唯有拥有这样的手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很好的解答钱老之问,才能在创感时代有所作为!
我们的课堂要像那个缺角的圆旅程一样,是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一种旅途中,在旅途中有美丽的约会,有美丽的相遇,学会欣赏途中的繁花似锦的美景,感悟生活和成长的真谛;我们的课堂要解放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像田里的禾苗一样自由地呈现在阳光下,雨露中,微风中,把最美好的世界给我们的学生,让孩子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