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曹文 | ||
在校职称/职务: | 原院长、教授 | ||
教育背景: | 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 | ||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 | |||
教授课程: | 什么类型的语言课程都喜欢教,条件是只教真想学的学生。 | ||
研究兴趣: | 课程设计与研发;教学管理和质控;少儿英语教学。 | ||
|
最新公开讲座:
• Manage Your English Competitiveness 经营英语竞争力(在校大学生和在职人士)
• From Here Go Further 有规划才有未来(0-18岁孩子的父母)
• Multimodal Learning System Design 学习为什么非要发生在网上 – 多模态学习系统设计(网络教育业内人士)
最新自我介绍:
I seem to have been 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lish all my life. I have found that my career has been “suffering” from “ten-year itch”. For the first ten years in my career, I played a conventional role of an English instructor--teaching English face-to-face to a class of 20 students, using the same textbooks for years. At the tenth year, I found myself no longer inspired by this routine work. It was just the time when BeiwaiOnline was established. So I joined this innovation to seek for a change. Indeed, online education has foundamentally challenged m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and rewarded me with great achievements, including a doctorate and professorship.
Now as I am starting my third ten-year career, am I seeking for another change? Yes and No. Why? I will continue exploring the potentials of online education. However, we have adopted a more overarching term “multimodal” to correpsond to the evergrowing technolo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teach and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n addition, I have come to realize, after twenty years of teaching English to 18-year-olds and above, that success of English learning lies in young learners. Therefore, I am going to explore young learner English field with my team and see how far we can go.
Come and join us, for you yourself, and for your children.
我好像一辈子都在学英语,教英语,我发现我的这个事业经历着“十年之痒”。在我教书生涯的第一个十年里,我扮演的是一个传统的英语教师的角色 — 面对一个班20个学生,学期复学期地讲授着同一个教材。到了第十年,我发现我的激情不再,此时正逢网络教育学院成立,于是我加入了这一创新的事业。网络教育确实颠覆了我的英语教学理念和实践,并且让我收获良多,包括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
现在,我将开始我事业的第三个十年,我是否在寻求另外一个改变呢?是,也不是。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会继续从事网络教育,但是现在我们已经采用了意义更广泛的用语“多模态”,因为随着外语教与学的技术不断发展,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教学模式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经过这20年教授18岁以上的学习者的英语,我终于彻底领悟了英语成功的希望在孩子身上。所以我将和我的团队一起探索少儿英语教学领域并验证我们的实力。
请加入我们吧,为了你自己,也为了你的下一代。
Speeches at national/international symposiums 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言
2009年11月10日 |
现代远程教育与终身学习高端论坛暨现代远程教育十年巡礼与展望大型成果展会发言“资源研发 – 网络教育核心竞争力” |
2008年11月17日 |
《中国远程教育》主办的“远程教育的课程建设”学术研讨会发言“多模态学习系统设计” |
2007年8月14日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网络教育学院、同文教育发展集团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外语网络教育研讨会”专题会场发言“多视角网络新生学习困难调研” |
2007年5月17日 |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专题会场发言“基于网络的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
2005年10月19日 |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英语网络教育国际研讨会”分会场发言“应对入学冲击波 --高校网络英语学历教育新生适应性教育解决方案” |
2005年3月23日 |
中国教育部与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英电子学习研讨会(Sino-UK eLearning Workshop 2005)大会发言“中国高校英语网络教育的挑战与启示” |
2005年1月17日 |
英国诺丁汉大学主办的中英电子中国研究(eChina-UK Overarching Research Workshop)大会发言“中国高校英语网络教育现状” |
2004年10月24日 |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英语网络教育国际研讨会”分会场发言“文字、声音还是图像――学生视角的课件开发” |
2004年10月23日 |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英语网络教育国际研讨会”大会主旨发言“中国高校英语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现状调查” |
2004年5月12日 |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专题会场发言“中国高校英语网络教育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
Papers 论文
2008年3月 |
论文《基于网络的英语课程教学设计过程研究》作者,发表在《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第3期(上):51~56 |
2007年2月 |
论文《文字、声音还是图像 ―― 学生视角的辅导课件制作》作者,发表在《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第2期(上):49~51 |
2006年2月 |
论文《高校英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研究》作者,发表在《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第2期(上):50~54 |
2005年12月 |
论文《中国高校网络教育英语专业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第一作者,发表在《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12期(上):39~44 |
2005年12月 |
专题《呼唤网络时代的网络教育》,发表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远程教育》2005第12期(下):54~55 |
2005年11月 |
论文《网络教育学生流失规律的研究》 第一作者,发表在《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11期(上):36~42 |
2005年10月 |
论文《从潜在学生的需求看网络教育学院招生信息资源的开发》作者,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顾曰国主编的《网络教育初探(续)》:45~54 |
2004年10月 |
论文《中国高校英语学历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现状调研》作者,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顾曰国主编的《网络教育初探》:9~29 |
2004年6月 |
专题《走出网络教育的迷茫》作者,发表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远程教育》2006第六期(下):23~24 |
2001年9月 |
论文 《远程教育中的助学》作者,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60年校庆论文集》 |
2001年7月 |
论文《远程开放教育教材版面设计的助学特色》的作者,发表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第七期 |
2001年6月 |
论文《远程开放教育教材内容设计的助学特色》的作者,发表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第六期 |
1999年4月 |
论文«大学新生入学心理调整与学习方法训练—新生英语营实践报告»的第二作者,发表在教育类核心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二 期 |
1998年7月 |
论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的作者,发表在教育类核心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