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的成功蓝图

发布时间: 2011-11-03 14:46   来源:
关键词:

根据最近的一些调查和研究报告,大多数公司的培训与发展部门已经开始考虑引入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作为整体培训架构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这个领域还很新,而且涉及许多全然不同的设施和程序,因此多数公司在是否要全面导入移动学习方案上,显得十分谨慎。也许现阶段最佳的方式,是先推动一或数个移动学习的试点计划,再考虑逐步扩大规模。

作为一家在移动学习方案的设计、实施和支持方面拥有多年经验的公司,我们已经勾勒出了一张移动学习的“成功蓝图”,这套方法可以协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实施、评估它们的移动学习试点计划,并把初期的成功延伸到更全面的培训计划中。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必须在试点计划中严格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学习与企业目标

 

你的企业究竟希望通过移动学习技术达成什么目标?事先确认这一点极为关键。企业是希望节约传统培训的成本,还是想为那些新时代的、不喜欢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员工,提供一种自由度更高的学习选择?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对移动学习的期望之后,你才能够选择适当的培训内容、技术以及评估方法。

 

装置的选择

 

你们公司的员工是统一配发一样的手机,还是每个人分别拥有不同的手机、智能机、PDA乃至于其它移动通信装置?先了解培训对象们手上的装置是什么样子的,将有助于你在试点计划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群体和采用合适的培训技术。

试点计划的长度和参与人员

一般而言,尽量选择一群不同层级、拥有不同移动通信装置,而且最好来自不同部门的员工参与你的移动学习试点计划,这可以大幅提高试点计划的效果。

 

选择适当的培训内容、工具和技术

 

基于企业的目标,你可以从如下的内容中选出你所需要的加入到试点计划中(依照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顺序排序)

层次1:引发注意或提醒。预先设定的信息模板可以自动、准确地把公司希望员工知晓的信息,用短信或电邮的形式发送到员工手机上。例如,系统可以用短信方式告知参与移动学习计划的员工某些政策、规范,或是提醒他们完成重要的工作。这种技术也可以作为其他培训方式的补充。通过短信来帮助员工更好地记住所学到的新概念或名词,甚至可以利用诸如“今日销售秘诀”之类的方式进行一系列的知识传授。这个层级的内容几乎可以通过任何运营商网络,在任何手机上实现。

层次2:互动式的信息。双向的信息互动在诸如移动测验、调查、数据收集等需要用户回馈的情况下十分有用。系统会通过短信的方式一次发送一个问题给员工,当员工通过短信回答后,下一个问题就会自动发送出去。和第一个层次相同,只要是能收发短信的手机,就可以接收这一层次的内容。

层次3:基于语音的内容和测验。培训人员可以上传基于语音的内容,员工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接收这些内容。企业可以利用移动语音内容作为传统培训的补充,也可以即时把某些重要信息传递给员工。例如,为了检验员工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记忆程度,可以透过系统向员工发送语音互动短信(作为测验、问答、调查等)。这类内容可以包含预先录制的语音、音乐文档,甚至播客等。这一层次的内容制作简便、迅速,而且不需要太多成本。只要支持语音的手机都可以接收这类内容。

层次4:参考材料。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发送参考材料到员工手机上,这有助于自发学习和绩效控制(比如发送考核清单、标准作业程序等)。不定期发送这类材料给员工,可以在不需要太多外部干预的情况下,激发员工自我学习和提升绩效的动力。特别是如果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发送内容,将可能显著提升员工学习和记忆的效果。这类内容可以是PDF、纯文本、HTML网页,甚至是Dreamweaver格式的网页。这也是一种性价比十分高的移动学习方式,因为绝大多数现存的文件或资料都可以被利用,不需要花太多精力来重新制作和发布内容。这类内容可以被所有智能手机或上网本等装置所接收。

层次5:内容与多媒体课件(Courseware)。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使得手机用户得以在小小的移动装置上运行更多、更复杂的软件。培训部门从而可以跳出平凡的、以文本为主的培训内容的框框,转而设计出更加有趣、吸引人而且富有互动性的课件。这类课件有些是基于微软Powerpoint格式(包含动画、音频等内容)或是HTML格式(包含图形、动画、超链接等),当然也有许多由第三方提供的移动内容设计工具。

层次6:流媒体内容。更丰富的媒体形式,如博客、视频等,将使得培训人员能够以更多样化的方式来提供培训课程。大型公司一般都拥有庞大的多媒体内容数据库,这些内容可以很容易地被转换成适合在移动装置上播放的格式。当然,这一类型的内容只能被智能手机或上网本的用户所享用。

 

评估试点计划的成效

 

分2页 当前为第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转: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信息

院长信箱: yzxx@beiwaionline.com      合作信箱: hezuo@beiwaionline.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3/13 15:55:09